当前位置:首页>文化园地>百年供水
消失的水井

发布时间:2012-03-19 作者: 来源: 浏览:5428次 字体大小:【
         ——解放六十年安庆市供水发展侧记
         安庆供水始于1911年,到了1949年,这座全省最早的水厂日供水量仍只有百吨。普通百姓只能是望江兴叹,黄昏和拂晓时分,那江边一排排的挑水夫和水井边此起彼落捶衣的杵声,成了这座古城独有的风景。
        进入百姓生活——十年增长77倍
       党和人民政府极为关心和重视城市供水建设和发展。解放当年售水量就达到了2.16万吨。57年和59年又二次投资进行挖潜改造,日供水能力达到1.5万吨,年售水量167.6万吨,十年增长77倍。水井和挑水夫的数量已逐步减少。自来水,从昔日达官贵人享用的奢侈品,逐渐进入了寻常百姓生活。
       上锁的水龙头——二十年增长131倍
       由于管网建设难以跟上,居民的用水仍然有相当一部分通过售水站转送。从62年起,水厂第三次挖潜扩建, 69年售水量已达283.3万吨,二十年增长131倍,比前十年翻了近一倍。城中的水井已不足百座,随着自来水的普及,水井日渐冷落,失去了它昔日的热闹,但整条街只有一根自来水管,吃水用水都要去那个公用自来水龙头。
       单元口的水表——三十年增长726倍
       74年又第四次大规模改造,使日供水增长到7万吨,基本上满足了城市供水的需要。至79年,年售水量达到1570万吨,三十年增长了726倍,比上一个十年又足足翻了五倍之多。一条条清泉常流的自来水管道伸向了千家万户,基本满足了城区居民用水的需求,足不出户,拧开水龙头就有水了,水井已难寻其踪,少时一步三晃、担水而行的影象也渐渐远去。
       洗澡时水断流——四十年增长1870倍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经济建设有了新的起飞。为此,国家一方面拨款筹建第二水厂及配套设施,另一方面筹资对老一水厂第五次挖潜扩建,使日供水量达到11万吨。同时,88年二水厂一期工程正式送水,日供水为5万吨。至89年,年售水量4038.99万吨,四十年增长1870倍,比前十年又翻了二倍半。但高层建筑和部分小街小巷水压不足,用水高峰之时,自来水时断时续。随着城市改造,水井大多随之填埋,留在了老人们的记忆里。
       喝上了满意水——五十年增长1868倍
       96年二水厂二期工程交付使用,日供水7.5万吨,至99年,市区日供水能力已达到了21.5万吨、管网总长度229.6公里、供水普及率99.8%。年售水量4034.60万吨,受市场经济影响,五十年增长1868倍。这一时期,供水发展有了显著变化。从量的发展到质的飞跃,由数量规模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无论是管网配套建设,还是水质管理和供水服务,都有了新的递进。城里的水井没了,但乡村的水井却方兴未艾。
       流进了土灶头——六十年增长1835倍
       2000年,三水厂正式向市区供水,出厂水达到了可以直接饮用的卫生标准。城区自来水管网向北郊延伸至月山镇。08年8月,北部新城区通水,从根本上化解了怀宁县城高河8万人以及沿线居民用水之难。09年8月,石化一万多用户的生活用水开始陆续由三水厂供应。至此,市区有一、二、三水厂和三座加压站,日供水能力达41.5万吨/日,年售水量3963.95万吨,持续下降后回升,六十年增长1835倍。村口流进了自来水,城外的人也喝上城里水。
       不经意间,作为一种古城文化和历史遗址,水井又再现在城区的某个角落和人们的视野里,只不过那时代的斑驳和岁月的年轮早已消失殆尽。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