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文化园地>水苑随笔
中国人的家国情怀——重读抗战家书有感

发布时间:2015-12-16 作者:经理办 胡凯 来源: 浏览:1646次 字体大小:【

      穿过历史的风烟,当我们将目光拉回到78年前的7月,一幕幕波澜壮阔的情景浮现眼前,多少热血青年毅然决然奔赴沙场,为国捐躯,纵使马革裹尸,也再所不辞;多少爱国将士抛头颅、洒热血,抛妻弃子,牺牲个人的小我成就了国家的大我;多少仁人志士舍生取义赢得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正是他们的振臂高呼、浴血奋战为我们换来了来之不易的和平。

       今天,当我们再次翻开老一代抗战将士家书,仍能从字里行间看到一颗颗炽热的心,读到战场的刀光剑影、弥漫硝烟,读到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更能读到对家人的思念和牵挂,尽管决意赴死,但仍避免不了人生在世的儿女情长和对人间烟火的眷念。
当我们重读抗战家书,缅怀民族英雄,一个个大写的人赫然立在眼前,这其中就有以身殉国、大义凛然的国民党爱国将领戴安澜,烽火连天侠骨柔情的中共八路军高级将领左权,巾帼不让须眉的中共地下党赵一曼女士,曾参与组织中国人民反法西斯大同盟的中共党员吉鸿昌,坚信国将不保,家亦焉能存在的国民党爱国将领蔡炳炎,尽忠报国取义成仁的国民党高级将领张自忠。
       通过他们的家书,我们大抵不难发现他们都有着强烈的家国情怀。这种家国情怀又具体表现为个人的胸怀抱负、建功立业与国家的荣辱兴衰联系在一起。
      上溯先秦春秋战国时代,家国情怀就已内化为文人知识分子血液里流淌不息的情结,从儒家倡导的理想人格范式“齐家治国平天下”就可以窥出一斑。自古以来,文人士大夫也是循着这条轨迹去践行自己的人生理想和建功立业的,其中最典型的恐怕要数巫风盛行的楚地行吟诗人屈原。屈原胸怀韬略,一心主张楚国变法图强,无奈改革触及既得利益集团,楚怀王听信朝廷奸佞谗言,屈原始遭贬谪放逐,抑郁不得志,最终自沉汨罗。屈原虽死,其诗文却流传千古,屈原以另一种形式活在了人们的心中,生生不息。九章•橘颂“后皇嘉树,橘徕服兮。受命不迁,生南国兮。深固难徙,更壹志兮”,屈原借赞颂橘树来表达他追求理想的坚定意志。当他遭到朝廷排挤,也有人劝说让他另谋去处,最终都未能成功。
       在屈原那里,家国成为一体,楚国和他的生命血脉、人格理想连在了一起,其个人的成败得失早已与楚国的荣辱兴衰联系在一起,屈原个人也因对楚国的深情眷念而被后人铭记为爱国诗人。
       儒家积极入世的人生态度经过明代顾炎武倡导的经世致用思想的影响,进一步阐释为“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这里的天下即国家,至此,作为文人士大夫个体的小我便与国家的大我变得密不可分。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